从三季报看,科创板整体业绩高增长,进一步凸显高成长科创属性。随着市场估值整体降温,基本面因素将会逐步成为更多投资者投资交易的考量因素。
一、收入利润双增长
总体来看,40家科创板公司收入利润整体实现双增长,共计实现营业收入691.16亿元,同比增长14%;净利润85.81亿元,同比增长40%。
相较全部A股的9.54%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和6.71%的净利润同比增速,科创板公司业绩表现高于预期。具体公司上看,九成公司营业收入实现增长,其中航天宏图、睿创微纳收入实现翻番;
近八成公司净利润实现增长,交控科技等8家公司增速超过一倍以上。
二、研发费用占比位于A股前列
研发投入上,40家科创公司研发费用占收入比平均为13%;8家公司研发费用占比超过20%,占比最高的3家公司是虹软科技、山石网科和微芯生物,分别达到35%、33%和33%。
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是衡量科创板上市公司科创含金量的重要指标,那么当前科创板13%的比重在A股中处于什么水平呢?
当前A股共有3000多企业研发费用支出大于0,这些公司的分布看,有超过70%的企业研发费用占比低于5%,仅有6%左右的企业研发费用高于12%。
三、新能源材料、生物医药等行业业绩实现高速增长
分行业来看,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均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新能源材料行业表现的最好,共实现营业收入57.6亿元,同比增长43%,实现净利润6.77亿元,同比增长55%。
生物医药的业绩的表现也可圈可点,共实现营业收入38.85亿元,同比增长18.01%,归母净利润为9.01亿元,同比增长17%。
整体来看,就科创板首份三季报而言,所呈现出来势态良好。正如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所言,科创板改革成功要从更长时间维度去观察有没有把握好科创定位,能不能培育出优秀科创企业。
未来,科创板将会引入更多的优秀公司,让我们拭目以待,期待改革试验田早日培育优秀的科技巨头公司!(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具备买卖依据!)
今日好书推荐:基尔帕特里克的《投资圣经—巴菲特的真实故事》,有兴趣的投资朋友可以免费下载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