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门前换了新的牛雕像,似乎预示着市场将有更多的变化,上交所两年期的铜牛是从华尔街复制过来的形象,如今这个牛头向上的姿态似乎更加讨喜。有人会觉得大家讨论铜牛的热情有点无厘头。实际上有时候改换个LOGO还是会有改变趋势的功效。因为也许此时量变已经到位,而质变需要有一个契机。搞不好,这头牛真能成为A股大牛市的一个象征。
好了,不算命了,回到现实。科创板二次强调定位,定位在于“硬科技”。高层既然提出来了,那么未来科创板上市也好,创业板上市也好,将围绕这个概念进行。那么什么是硬科技呢?关键是要和互联网主导的模式创新区别,也就是说,我国未来国家科技主导的模式是类似于德国和日本。围绕工业制造业和底层基础设施的根本创新,力主用创新提高生产率。如美国那样的创新,有其独特的方面,比如互联网公司的模式很容易遍地开花,但是无根之树必然不能生生不息,实体经济就是经济的根本。
硬科技八大领域:
1、人工智能;2、航空航天;3、生物技术(含基因技术、脑科学等);4、光电芯片;5、信息技术(含量子科学、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等);6、新材料;7、新能源;8、智能制造。
当然这里面和互联网科技有很多重叠,但总趋势看,这些都是底层的技术,是根本。
在众多的硬科技当中,其实很多的项目依然需要依托于国家层面的基础科学研究,比如量子科学,比如脑科学,这些是硬科技,但是专业投资人都未必搞得懂。所以能够穿透到资本市场给一般投资人关注的依然是耳熟能详的几个科技行业,包括:人工智能,生物制药技术,芯片技术,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新能源新材料和工业机器人。
我们再缩减这部分的焦点,毕竟这还是太宽泛了。现如今新能源遇到了一定的行业瓶颈,汽车销量不振,那么暂时热点不多,毕竟锂电池也到一个技术瓶颈期了。区块链前期涨得太快,如今估值有泡沫。芯片行业和国外在技术上还有一点差距,毕竟华为也不在A股。那么可以关注的,最后就剩下了,人工智能、生物制药技术、大数据和物联网,新材料和工业机器人。
再要说明的是,物联网现阶段的基础热点其实是5G,工业机器人在过去一年间,受到国际贸易的影响销售趋于疲软,但是随着外部环境改善和我国更加重视实业,拐点已经逐渐清晰。而新材料这一块是最难讨论的,以前我们偶尔谈过江丰电子的溅射靶材,因为这一块涉及的内容太过专业,短期内能够想到的还是稀土行业的中下游,包括永磁电机,涉及到材料的高附加值。而大数据,其实在我眼里和人工智能属于同一类型的科技路线,只是人工智能输出系统应答,形成应用,大数据只输出一个结论而已。
所以,最终我们还是回到单一的几个行业:人工智能(语音,图像,视频及配套大数据和云计算)、工业机器人(控制器,减速器,电动伺服器)、生物制药技术(单抗、靶向、疫苗、胰岛素、生物因子)、5G(通信设备商,天线射频及基站芯片等配件商)。这些行业我们年初免费股票池里面都有,所以,硬科技的关键核心内容,我们一直在重复,也从未间断过讨论。
最后说一件小事,苹果注册了个环绕屏,A股部分元器件公司涨停,但是,这是个久远的科技专利方向,类似于折叠屏的另一种形态。如今折叠屏都没有成熟,想象空间不大,但是适合持续性关注。毕竟国内小米也在之前提出过环绕屏概念。
今天市场技术指标在走好,虽然沪指未收复趋势线,但是深市和创业板指数走的很好,已经拐头向上。11月份我们看好创业板里面的科技股,特别是今天讲的几个硬科技领域,这不仅仅是概念,还有政策支持,因为创业板可能会率先注册制改革试点,创业板有可能带动股市整体走好。
以上观点来自吕长顺(凯恩斯),执业编号:A0150619070003
今日好书推荐:菲尔·罗森维的《光环效应—何以追求卓越,基业如何长青》,有兴趣的投资朋友可以免费下载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