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最火的话题无疑是区块链,对于区块链,大家容易想到的就是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各种币,以及随之而来的关于炒作等方面的质疑。
然而,就像互联网刚推出时大家不信任的情形一样,对待新生事物还是尽量尝试去理解。因此,笔者翻阅了大量资料试图去理解区块链技术,趁这个机会和大家浅薄的聊聊。
虽然笔者尽全力试图从定义上来理解区块链,然而感觉依旧无法用“人话”把这个技术说明白。因此,不看定义看疗效,我们准备从区块链几个落地的典型案例着手,试图去理解这个技术到底是怎么运作的。
通俗意义来说,区块链运用可以实现一种防伪造、防篡改、多方参与的数据记录方式,具有数据公开透明、信息安全度高、可追溯性强的特点。
这种特点非常适合运用到金融保险、食品安全、供应链、医疗健康、政府政务等领域。
典型案例一:金融数据共享链(银保链)
存在痛点:银保业务媒介费用人工成本过高、信息不对称、数据隐私保护弱等痛点。
解决方案:1、首先所有愿意参与进来的企业构成一个联盟链,每个企业成为链条的节点,获得节点证书和密钥对;
2、确定共识,也就是智能合约的逻辑。这一步非常重要,这里可以定义每个节点的投票权重,定义多少节点同意才算投票通过等。根据共识开始编写合约规则;
3、链和合约都定义好以后,合约就成了链的漏斗,所有数据要先经过合约,根据合约约定的逻辑在链里面的每个节点进行验证,如果通过约定的同意票数,数据就可以经过这个漏斗落到这个区块链里面进入数据库保存。
解决效果:银保链可以实现保单流转全程电子化、智能合约自动执行、多部门并行审核、证明材料可信共享、申报审核状态公开透明等特性,省去大量人力、物力成本,大幅提升保单流转效率。
同时,由于将保单申请、出单、结算、确认等每个环节全流程上链,对保单所有信息详细记录,不可篡改且透明、高效,有效解决企业重复提交材料、业务主管部门实质审核难度大、数据篡改等痛点问题。
典型案例二:基于区块链的酒类安全追溯云平台
存在痛点:酒类追溯体系可以使酒企开展防伪、防窜货、营销数据分析等相关业务。
然而,现有的追溯体系依赖统一的中心数据库,数据在存储、运输、展示等环节存在被篡改的可能,酒类生产企业、服务商、监管方可能因为私欲对追溯记录私下篡改。
解决方案:构建酒类质量安全区域链联盟,将酒类生产商、进口商、销售企业、物流仓储企业等加入到联盟链上,每个关键节点上的信息都形成一个信息和价值的共享链条,做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
典型案例三:基于区块链的食品溯源
存在痛点:食品安全是所有人都重点关注的问题,目前我国食品溯源体系还有待完善。
解决方案:从食品源头获取数据,利用物联网的数据获取能力,将能够表征食品关键特征的数据抓取上链。
比如牛奶溯源就通过生产线的物联网设备获取牛奶的生产时间、温度湿度等;红酒的运输过程中,冷链温度保持在17度等。在食品的生产、运输、销售和食用环节实现数据的跟踪和获取。
解决效果:客户在消费溯源食品时,可以通过扫描溯源码获取关于该食品的关键信息,确证食品的产地、有效期、实时检测的营养含量等数据,确保食品食用安全。
食品数据的上链,一方面使得数据不能被篡改,规避集中式数据库存储带来的易篡改的特点;
另一方面,这些数据可以长期保存,为数据分析、数据金融提供良好基础。
从上述三个典型案例来看,区块链的应用绝不仅仅在于发币,反而在许多行业都有着信任构建、流程简化等作用。因此,对于这个技术本身,还是值得期待和关注的。(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具备买卖依据!)
今日好书推荐:罗杰·洛温斯坦的《拯救华尔街—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崛起与陨落》,有兴趣的投资朋友可以免费下载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