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对于信息敏感度有所提升,正常的信息反应,今天A股下跌。下跌时间大致是从公布GDP数据时候开始。我们看到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前三季度增速6.2%。一季度6.4%,二季度6.2%,三季度6%。只看数据指标,GDP增速下滑和CPI上升。经济学科班出身的大多认为情况不佳。不过我们是看预期的,投资永远不是在后视镜里面看前方的路,也不应该跟着别人屁股后面跑。
困扰全球的无论是贸易方面还是英国脱欧都有向好迹象。很容易一步跨越,让这些问题成为过往。怎么看现在都是一个大变局的点。中国二次开放,很可能成为另一次财富机遇。
消费和医药,确实,有人感觉下不去手。如有可能,价值投资者应该需要更多的时间耐心等待。但是有人一等就错过了。当年格雷厄姆说巴菲特你可以等一等,结果巴菲特直接开始实践。没有听从老师关于标普点位还要回调的建议。上市公司的情况,也是动态的,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
美股的规律,就是市盈率最高的时候,是买入最好的时候。这个结论听起来费解,却是真实存在。2001年美国最差经济的时候,纳斯达克市盈率超过200倍。次贷危机到2009年美国市盈率达到120倍,然后才开启了大牛市,涨了10年后,现在市盈率才20倍。我们说A股很多股票市盈率偏高,的确是的,我们建议投资人小心区分,但是好公司可以通过更多的业绩增长来弥补这方面的落差。所以长期上要预判增长率。
我们说港股的估值很低,大家有经验,有时候个位数,但是有几个股票就很高。比如药明康德港股是62多,百济神州,亏损股78港币。为什么敢于如此高的股价买入?他们不是成熟市场吗?那么你可以再看看中国生物制药,也就是正大天晴的母公司,其股价从我们提及的个位数,已经到两位数了。但是其市盈率如今只有11倍。也就是说,即使正大天晴在带量采购中推出了最低价恩替卡韦,感觉赔了很多钱,其依然没有改变盈利的势头。我们反复讲的港股锦欣生殖最近就很好。
虽然如今这些标的依然在一个高位,但是他们业绩依然在增长,市盈率从贵到便宜,可以通过内部创造利润来解决。相对来说,如今国内的科技概念,的确没有比医药健康行业更加具备确定性的行业。
这几年医药的审批正在大发展。记得前年,我们是在讨论医药审批大量积压的问题,最多数量4万件。而今年讨论的,是药检部门体系过于庞大。各种专家,年轻科技人员被纳入到这个体系当中,庞大的机构甚至让人担忧预算资金可能不足以支付所有人的工资。尤其是部分专家本身要保证一定的收入水平,否则人家为什么千里迢迢从优越的国外岗位回来为中国验药。药物临床数据上面也得到了更加长足的进步。新药推出大幅度加快。
在更早的年份,的确没有这种景象,实际上科技行业中,医药行业最难突破,也最容不得虚。如今这个态势,是我们要全力以赴克难攻坚。所以,即使短期下跌,未来他们的业绩依然清晰可见。
如果从未来穿越回来,你觉得现下机会是什么?日本如今的医药支出整体的确在萎缩。这种萎缩还是比较严重的。但是日本有强大的世界级创新药企业。无论是生物,基因还是分子药,日本都相当先进。他们是先壮大,再萎缩。为什么日本要花大力气?因为日本人清楚,大家无力改变衰老,那么只能让自己活得更好。
以上观点来自吕长顺(凯恩斯),执业编号:A0150619070003
今日好书推荐:布鲁斯·C·N·格林威尔的《价值投资—从格雷厄姆到巴菲特》,有兴趣的投资朋友可以免费下载阅读。